学院导航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国际交流
学生管理
招生就业
党团工会
校友工作
口译大赛
西班牙语专业举办“汉西互译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译现象”线上讲座
日期:2022-06-16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2年6月14日下午,欧洲学院西班牙语专业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常世儒教授开展了题为“汉西互译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译现象”的线上讲座。讲座由温大琳老师主持,西班牙语专业师生及部分外校师生、校友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题目

 

常世儒教授拥有丰富的“译事人生”,在西班牙语教学和翻译领域辛勤耕耘长达三十年,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口译笔译翻译经验,得到业界同仁们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常教授指出,口笔译工作是一种跨文化活动,译者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把一种文化元素转变为另一种文化文本,具体体现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冲突,包括宗教因素、政治因素等方面。

 

常世儒教授和与会老师合影

 


   随后,常教授从时空维度、文化渊源两种因素出发,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中西文化交流从马可波罗抵达中国开始,至今不过是近几个世纪的事情。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春秋时代的孔子到中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早已经历了十多个世纪的发展。因此,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中西方文化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另外,中国人自古讲究的等级观念与礼仪习惯也与西方有较大区别。

讲座中,常世儒老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即在翻译时要突破文化上的不对等,建立一种历时性对等。这一创新性概念是源于中西方在地理和时间上存在巨大差异,由于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而需要做出的一种文化调整。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要考虑到文化中的委婉语和自谦语,运用特殊的表达方式传达源语的意思。例如,在翻译源于典籍的成语和熟语时,要避免不加变通的直译,努力克服文化上的障碍。

 

翻译要突破文化上的不对等,建立动态对等

 

   最后,常教授还详细讲授了直译所适用的翻译场景,无需画蛇添足使译文变得复杂。此外,还需注意非语言因素也可能引起文化冲突。在翻译实践中,可采用功能性、动态性的调整来处理实际情况中遇到的问题。

常世儒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通过丰富生动的例子,从宗教、政治、语言以及非语言因素等角度着手,为我们提供了面对不同文化冲突时可以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在讲座结束后,常老师耐心解答了老师和学生们的提问,与会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此次讲座,大家都感到受益良多。


学院新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