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导航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国际交流
学生管理
招生就业
党团工会
校友工作
口译大赛
欧洲学院成功举办学术讲座——中国当代文学在拉美:译介与传播模式探索
日期:2024-10-15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4年9月26日,由北京市翻译协会和我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在拉美:译介与传播模式探索”讲座在线上线下顺利举行。主讲嘉宾系北京语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汉学中心拉美汉学与文化中心主任、阿根廷国会大学教授孙新堂。讲座由北京市翻译协会副秘书长、我院副教授高源主持。来自国内外百余名西班牙语专业师生参加并进行深入交流。

孙新堂教授基于自身在拉美文学翻译及传播领域十余年的实践经验分析了中国当代文学在拉美的传播历程、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机遇,介绍了多位学者提出的不同翻译模式,并针对提升文化传播效果提出了结合立体模式(多主体参与)与网络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互动)的新策略。

讲座伊始,孙新堂教授向与会师生简述了中国文学在拉美译介传播的历史背景,深入浅出地讲述了1929年哥伦比亚作家吉列尔莫·瓦伦西亚翻译出版的《震旦》(Cathay)是早期中拉文学交流的重要里程碑,在50至70年代期间,受红色文化影响,毛泽东诗词等作品被广泛翻译并流传于阿根廷和智利等地,《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等作品也多次被译成西班牙语。

随后,孙新堂教授指出,尽管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向西班牙语世界的译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中国当代文学西译本数量远远少于拉美文学汉译本等发展不平衡现象。由于拉美汉学发展起步较晚且速度缓慢,当地出版社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接受度相对较低,因此,中国当代作品的译介传播仍然面临翻译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中国当代文学在西语国家影响力有限,以及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等问题和挑战,同时专业翻译人才培养能力也亟待加强。

随着中拉交流的不断推进,拉美地区兴起的“汉语热”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传播提供了广泛的发展机遇,中国当代文学与拉美文学间的共通性也促进了双方在文化等领域的深入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不仅可以展现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多元面貌,还有助于塑造更加开放、多元且充满活力的中国国际形象,进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在中国和拉美地区,无论是官方机构还是民间组织,都不断地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及其他领域作品在拉美地区的译介与传播,并已取得积极成效,如《路灯》杂志(西班牙文版)在智利和墨西哥成功发行。此外,中国也与拉美地区一些专业杂志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在古巴的《团结文艺》、智利的《辛普森七号》、阿根廷的《当代》以及聂鲁达基金会主办的《笔记本》创立了专栏。此外,孙新堂教授还分享了上海诗人赵丽宏与墨西哥诗人奎亚尔创作相似主题诗歌的故事,介绍了麦家的《解密》、徐则臣的《玛雅人的面具》以及胡弦的诗集在西语世界获得的广泛良好反响,进一步凸显了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拉文学的交流与互鉴成为了推动中拉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

孙新堂教授还与在场师生深入交流,结合自身经验,建议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培养自身兴趣爱好,将文学翻译作为今后的工作方向之一,为中拉文化交流贡献力量。孙新堂教授指出,作为外语学习者,要强化对文学领域的了解和研究,强调文化素养是文化工作的必要保障,同时基于拉美政府和学者对中国文化研究的需求,鼓励西语专业学生应主动出击,紧抓机遇,为中拉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最后,孙新堂教授还指出了当前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呼吁更多业内同仁共同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在拉丁美洲的传播和影响力。

本次讲座加深了与会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在拉美传播现状的理解,也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指导。


教研动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